貓・書櫃 NEW-BOOKS
編按:這個世界上,有多少愛貓的人呢?又有多少人以貓的主題在創作呢?愛貓的書店店員除了收集一本又一本的貓書,也想認識和發現更多「貓的創作」背後的創作者和其作品。所以,梓書房衍伸出小小的專欄──值星貓作家。如果你也愛各種關於貓的創作,歡迎你提供我們更多訊息喔。
寫值星貓系列的收獲之一,就是清點自己目前有什麼、或者還缺什麼貓書未收藏。我不是擅長縝密計畫的人,每天的值星貓作家、創作者,都沒有特別按照筆劃順序、年份來分類排列。但是,值星貓專欄同時也是自己的學習歷程,所以偶爾也安排、規畫一些小主題的整理。
百年前的貓創作者
今天從書架上找創作年份最早的作者,是小林一茶的《一茶,貓與四季》。
小林一茶(,こばやし いっさ、1763年—1827年),日本江戶時期著名俳句詩人,本名彌太郎,別號菊明,二六庵等,主要作品有《病日記》(1802)、《 我春集》(1812)、《 七番日記》(1818)、《 我之春》(1819)等。
小林一茶一生經歷多舛,幼時喪母、孤身漂泊他鄉,十五歲開始學習俳諧,隨後四處旅行,流浪半生,中年後多次經歷喪子與喪妻之痛,晚年家中遇大火,最終貧病潦倒而逝去。
但是日本俳句學者山下一海曾以一字概括小林一茶詩作的特徵 ——「生」。看盡了生命的苦難,卻也讚美眼前這個世界的美好。
小林一茶的俳句中描寫許多幼童、小動物、植物的情景,與他們對話,就像是親近的朋友一樣。而其中關於貓的作品就超過三百首,這本《一茶,貓與四季》於是從中再編選成冊。

翻譯一茶的俳句
小林一茶最早由周作人引介至中文世界,周作人曾說:
日本的俳句,原是不可譯的詩,一茶的俳句卻尤為不可譯。俳句是一種十七音的短詩,描寫情景,以暗示為主,所以簡潔含蓄,意在言外,若經翻譯直說,便不免將它主要的特色有所毀損了。一茶的句子,更是特別:他因為特殊景況的關係,造成一種乖張而且慈悲的性格;他的詩脫離了松尾芭蕉的閒寂的禪味,幾乎又回到松永貞德的詼諧與灑脫去了。
——周作人〈一茶的詩〉,引自1921年《小說月報》第12卷第11號。
俳句翻譯的困難和抉擇
這本書的譯後記中,吳菲提到俳句翻譯的困難,以及自己對於這本選集,如何翻譯的抉擇:
「若想保留『五七五』十七音的定型,中文的信息(訊息)量必然大於日文。而直譯的話,日文十七個音節所表達的內容用中文只需十個字左右就能表達完全,所以嚴守五七五定型的漢譯往往需要添加許多原句中不存在的意象。與其說是翻譯,不如說更像是擴寫。直譯則犧牲了俳句的形態之美,失去了定型的趣味……
本書的翻譯採用不定型的口語直譯,也是退而求其次的選擇。盡量保留原句的留白,把想象的空間留給讀者。譯文權且當作『歌詞大意』,期望讀者在此基礎上發揮想像,體會俳句意在言外的留白的美。」
編譯者明白每一種選擇都有缺憾,於是本書也附上了原文,並在譯文頁中註解現代讀音。以期讓更多讀者親近與體會俳句的音韻之美,若俳句有興趣的朋友,也可依照原文嘗試翻譯。以下分享幾則書裡所選的貓俳句,若想查找更多小林一茶的徘句,也有網站已經建立好資料庫啦,一共有20000多則!
流浪貓
のら貓が仏のひざを枕哉(1812)
把佛陀的膝頭
當枕頭
nora neko ga/hotoke no hiza wo/makura kana





